哎呀!8块希捷硬盘阵列数据恢复搞定啦

故障背景

客户抱着一整盘8块希捷硬盘来找我们的时候,整个人都是蔫儿的。之前找了家号称”数据恢复专家”的机构,折腾两周后甩了句”阵列结构损坏太严重”。你能想象那种绝望吗?就像拼了三年写的书稿,突然被熊孩子按了永久删除。其实也没啥,这种事儿我们见多了,但对他们来说,那可能是公司十年的财务数据啊。

专业检测过程

拆开硬盘盒那一刻就闻到股焦糊味——得,肯定有人热插拔过。用PC-3000挨个检测,果然3号盘磁头都划出交响乐了。最麻烦的是客户记不清RAID类型,5还是6来着?这种事儿吧,就跟猜前任密码似的,试错成本高得吓人。不过阵列卡日志里藏着关键线索,我们发现了重建记录里的校验块分布规律。

技术操作难点

最棘手的其实是硬盘时序问题。8块盘里有2块是后期扩容的,固件版本差着三代。你猜怎么着?希捷的ATA指令集在这几代居然不兼容!这就好比让60后和00后配合跳街舞,动作再标准也踩不到点上。我们不得不用FPGA开发了个临时翻译器,把新旧指令互相转换——这活儿啊,比教爷爷奶奶用智能手机还费劲。

数据恢复过程

重建虚拟RAID时发现个有趣现象:客户以为的条带大小和实际差了十万八千里。这种错误就像用错量杯做蛋糕,面粉放再多也是白搭。我们干脆放弃常规工具,直接写脚本逐块扫描特征值。熬夜到第三天凌晨,突然在0x3B5A2F位置撞见完整的目录树结构,那一刻比中彩票还爽——虽然彩票压根儿没买过哈。

恢复结果

最终98.7%的数据完整度,连回收站里删了三年的投标方案都捞回来了。客户来验收时盯着屏幕直揉眼睛,说比他们备份盘里的还全乎。这事儿给我们提了个醒:现在企业总迷信云存储,可硬件层面的故障啊,有时候真得靠老电工的手艺加程序员的脑洞。对了,走前特意给他们硬盘架贴了警示贴:”热插拔?想想你的年终奖!”

数据恢复案例文章所涉及用户姓名(化名)及案例,均已做保密处理。

搜索
分类
联系我们
咨询热线:+86 13418646626
邮箱:martinbitzminer@gmail.com 微信:Martin-ZT QQ:826586343